★阳光乍泄,一树红杏花开正好
文/星光(刘艳萍)
之一
暖风轻拂芒山杏林
夫子崖溪亭
暗香斜影
满园杏花粉纱飘渺
如烟霞,如云岫
醉了枝头摇曳的梦
醉了诗魂的脚步
一朵白云刚好飘过
阳光乍泄,你花开正好
素颜粉底,浅浅盈笑
那洗尽严妆的清丽
那天然淡泞的神韵
若不是吸收日月精华之灵气
怎会有这般的灵秀娇俏
你的美是属于春天的
只有风春雨和春天的阳光
才能让你动心
你不在意围墙和铁栏的禁锢
不计较世俗对你的亵渎
你自由地舒展腰枝
偶有旁逸斜出,也是在
你的君王――春的怀抱里故意撒娇
拥有这万亩春光
你幸福得载歌载舞舞
一片花瓣跌入深谷
你把美好的梦
寄托在玉蝶的翅膀上
也只有这些纯洁的蝶儿
才配做你真正的朋友
你笑对尘世中的喧嚣和纷扰
年年花开依旧,以最优雅的姿态
演绎生命里最精彩的轮回
之二
春风
为杏园打开一扇门
你一袭浅粉的霓裳
杏之夭夭
清丽温婉
俏立于三月的枝头
似是等候春风的盛大迎娶
积蓄了一冬的能量
在这一刻爆发
激情的释放
只为奉献春天
你倚云而开的唯美
不仅赢得大自然的垂青
也惊艳了游人的眼眸
最是一日好去处
芒砀山上杏花新
此时,不说采风的主题
不说三月的故事
只说我与你
前世许下的诺言
神游的遐思
让目光,一次次地
穿梭于花丛
叠一枚玲珑的小风车
转动十里春风
踏出诗意的舞步和旋律
让心飞得更高
之三
这些杏花都是冰做的
当梅转身,柳色初裁
满树的杏花
在阳光温煦的明眸里
在东风宽广的胸怀里
就这样一丛丛,一簇簇
嫣然地笑开了
惊蛰过后,整个夫子山
全都被杏花占领
漫山遍野,铺天盖地
如烟似锦,似白雪茫茫
她带着石崖滴翠的灵性
以裁剪冰绡
淡粉匀抹的独特清韵
让眼前的春色,不再有深浅
置身花海
所有的辞藻,都不及
任意一朵花开
这如此干净的花瓣
无论这样联想
也扯不上那句红杏出墙
在我眼里,每一朵杏花
都那么清纯,并且
全都是冰做的
杏花之下
你只适合寡言少语,适合
把心中的感受留在心中
因为每一片花瓣
都藏着一个脆弱的故事
之四
风拨开飘渺的云雾
阳光点亮一树树杏花
我听到来自
春的声音,一滴露珠
激动的心跳,粉白的花瓣
流下欣喜的泪水
小鸟飞向蓝天,捎去枝头上
一串串缤纷的梦
夫子山上,郭塔林立
这儿的杏花,大概是受过
七级浮屠的洗礼
她们以大汉雄风为背景
在浩浩芒砀王气里
开得从容优雅
开得酣畅淋漓
杏花,总是以初绽的秀颜
丰盈着文人的诗意
占尽古往今来的花事娇姿
她是早春的宠儿
是传递美与希望的使者
沿悬崖栈道,至山之极顶
揽一山春风入怀
呼吸着沁人心脾的馨香
感受杏花带来的清爽
一曦晨霞,一抹红晕
让目光有了温度
让心里有了颜色
三月的芒砀
漫山遍野都是杏花
像一首宏大的歌
像我历经过的坎坷人生
在三月的春光中笑着
不言苦。不言痛
只要你敞开胸怀
美与幸福都在向你招手
当时光披金挂银
心灵也就盛满了岁月的缤纷
摘两朵素雅的杏花
分别安放在夫子避雨处和
孔子晒书台,愿她们永远
饮春风,晒春阳
借文庙的灵光
让诗韵流芳
――2019.3.27日
作者简介:刘艳萍,笔名 星光,网名“星光问路”和“举杯邀明月”。河南省永城市人,永城市作协会员,曾在《新作家》、《青年文艺》、《北京文学》、《北上广文学》等刊物发表过诸多诗歌、散文等。一些诗被编入《中国当代诗歌典藏》,《中国当代诗词精选》。近期又在《永城论坛》、《上海诗刊》《中国诗歌网》和《河南文苑》、《为我读诗》《全球诗歌文化传媒》《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等几十家平台发表过数百篇诗歌,散文等。
★杏花时节
文/ 狂风
芒砀山的杏花开了,上山的人像一尾尾浅水中的鱼,尽情游弋
有时也会兴奋的跳起,用火一样的目光打破这满山坡的宁静
鱼鳍总是有意无意撩拨杏花的春心
多么纯洁的杏花啊!芬芳中又多了一味腥膻的香
去年的芒砀,也曾有几尾锦鲤跃上杏花枝头读无言之美
任春色渐深,杏花安守本分
直到东风声声恶恶,遍地再无落红
锦鲤才得以衔住凋零的花瓣隐遁
凭借落肩余香在人间最深处蜕掉身上最后一天片鳞甲成为那年杏花的合葬
今年的杏花开的早吆,上山的人如搬运的蚁工
杏花终于通了灵性
你只需大声喊 “杏花”
她便会摇摇欲坠
像烟花巷的女子多余的脂
作者简介:
狂风,原名陈闪,七零后河南省永城市人,文学爱好者。
★致杏花
文/萧阳
春风尚寒
你已捧出浓浓的爱意,用窖藏许久的深情
丈量,世间的忧伤
经年的等待里,相思
会越酿越浓
一些暗伤也会无端的疼痛
尘世的光阴里,来去匆匆
你是爱情的过客,却倾尽了
生命的所有
无需煮酒
你只轻启绣口
人间、尘世和凡俗的我
皆被你醉倒
春风,也不例外
他,总是一次又一次,
试图,叩开你的心扉
你,端坐深闺
以绝世的姿容,等前世的少年
那个把你写进诗里的书生
此时,一定正临案研墨
等你入诗
2019年3月20
作者简介:萧阳,又名浮生一梦,本名谢艳丽。现居河南永城。永城市诗歌学会会员,永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因为文字,岁月生香;因为诗歌,灵魂芬芳。偶有诗歌和短文见诸本地报刊,并有诗歌被收入《北湖诗刊》、《岭南作家》、《国家诗歌地理》、《马兰花》。在文字里栖居,于流年光阴里听云水清风,于烟火尘世里品岁月安暖。